•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tt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tt>
  •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講脫貧故事 曬幸福賬單】

    帶著豬仔去養老

    2020年07月10日09:51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我叫王存海,今年66歲,是大蛇頭鄉閆家灣村宋家溝小組村民。我們村距縣城較遠,交通條件落后,村民們大都不富裕,我家更是村里有名的“恓惶人”,從小到大沒過過幾天舒心日子。

    小時候家里條件稍好些,父親種地,母親照顧我們生活,雖然弟弟智力有些問題,但生活可以自理,一些簡單的農活也可以幫忙?勺詮12歲那年我幫父親下地干活時把腿摔傷,由于治療不及時得了骨髓炎后,家里的生活就慢慢開始走下坡路了。每年爹娘都得帶著我往返縣城幾趟,看病、抓藥、輸液,遇到天氣不好或者不小心碰到腿更是疼痛難忍,太重的農活我也干不了,家里少了個勞動力,多了個藥罐子,壓力可想而知。辛苦操勞多年,在我三十多歲的時候,父親不幸去世,家里的重擔全都壓到母親身上。沒幾年,母親也生病了,臥病在床不能起身。上有癱瘓老母,下有智障弟弟,家里更是窮的叮當響,當時的日子真是過的比黃連都苦。那幾年還有人給我介紹了個老婆,可沒幾個月就受不了自己跑了,從那以后我也歇了成家的心思,帶著弟弟照顧母親,種上兩三畝土豆、玉米夠自家吃食,這一照顧就是近20年。

    后來母親去世就剩我和弟弟相依為命,兩個人活得更粗糙了。衣服是穿親戚送的舊衣服,吃飯每次都是將就,不是莜面糊糊、就是拌湯,有時候蒸個土豆,做個土豆糊糊就是一頓飯,農忙時候更是顧不上,經常早上起床喝口水就走,等干活回來,連做飯的力氣也沒了,鄰居有時候會喊我們過去吃頓改樣飯,就算是難得的美味了?衫咸烀菜茝臎]眷顧我家,就連這樣平靜的生活也沒持續多久。六年多前,一個大冬天晚上,我弟外出時走失,再也沒能回來,就剩我一個人孤苦伶仃地活著。

    2015年國家開展精準扶貧,我也有了自己的幫扶人,人家時不時來看我,經常過來說些黨的好政策,還給我帶些奶、餅干,讓我覺得心里暖暖的,生活也不再空落落了。2018年那年夏天雨水比較多,我家又在村后頭,老房子很久都沒修繕,工作隊怕汛期來臨我家房塌了,一直動員我搬走,到鄉里的養老院生活?善萍译y舍,這么多家當都是我和家人一針一線攢下的,哪個都舍不得扔,還有年初剛抓回來的兩只小豬仔還沒長大,給人舍不得,賣了又太虧。那段時間我自己身體也不太好,家里沒個照顧的人,后來工作隊又過來勸了好幾次,還給我聯系了輛三輪車,把家里的鋪蓋、甕、扣箱、鋤頭什么的都帶上,并且讓我在養老院養豬,我才同意住進來,還想著先住一段時間,要是不習慣再把家當搬回來。沒想到,在養老院才住了一天,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當時剛進養老院,院長就給我發了一套嶄新的鋪蓋和一條厚厚的毛毯,夏天的單衣、半袖、鞋全都按我的尺寸準備好。那天晚上,我還吃到了久違的肉包子,當時一口氣吃了三個,差點撐著。到了宿舍,院長給我安排的舍友也是一個村的,我們打撲克、看電視、嘮嗑,晚上躺在干凈的被子里,我就想這里條件可比家里好多了,以前自己怎么就那么犟沒早點來呢。養老院不僅不要我們一分錢,每年還給我們冬夏兩身衣裳,住的宿舍都是兩人間,夏天有風扇,冬天有暖氣,吃的更是變著花樣來,雞蛋、刀削面、和子飯、小炒肉、燴菜、烙餅……逢年過節還會準備一大桌子菜,而且在這兒還有人給我們洗衣服,生病也有護理員照顧,真正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在養老院我不僅吃的好、住得好,我帶來的豬仔也跟院里的豬被統一養起來,院里的老人有空就幫我喂豬,工作人員更是經常幫我清理豬圈,那兩只小豬我都沒怎么照顧就長的膘肥體壯,過年時,養老院還按市場價買了我的豬,給我們殺豬吃年菜,F在呀,養老院已經成了我第二個家,以后再也不走了!(講述人:嵐縣大蛇頭鄉閆家灣村宋家溝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存海  整理:梁海珍 梁瑞霞)

    (責編:趙芳、;壑)
    91综合专区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