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tt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tt>
  •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張壁村地道有何魅力(答讀者問·傳統村落)

    2021年09月19日07: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1年8月21日,本版以《山西省介休市張壁村——古建筑群煥發生機》為題報道了張壁村。文中提到:3層地道共計10公里長。沿著中間一層彎腰低頭疾行,這中間,藏兵洞、通風口、伏擊口等多處機關暗道,頗有探索未知秘境的驚險。一名浙江的熱心讀者日前來信,詢問可否請記者對地道做更細致的介紹。

      

      記者結合采訪經歷,又咨詢了當地專家,作以下回復:

      張壁地道之奇,得益于它能完整保存。在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落不少,離張壁村不遠的大靳村、內封村都有地道。但張壁村這樣復雜而且規模巨大的地道,實屬罕見。

      張壁村的地道,是一座上中下三層的立體地道,最上面一層,距地面僅2 米左右,而最底層距地面20多米。

      進入地道,別有洞天。夏天陰涼襲身,冬日絲絲溫熱。人在地道中行走,需要借著導游的提示和兩側墻上的照明和指引牌,才知道前路是上或者下,是東還是西。

      張壁村的地道內建有水井、馬槽、儲藏間、通風孔、排水口、議事廳,集藏身、防守、攻襲、退卻、儲糧于一體,是典型的軍用設施。村里的11口水井有8口通連地道,方便“長期作戰”時用水補給。

      張壁地道的魅力還緣于歷史感。從北魏始建、到隋唐發展,張壁一直作為軍事堡壘存在,漸漸發展出由堡門堡墻、主街巷門、支巷、院落以及地道共同組成的“五級防御體系”。

      抗戰時期,游擊隊員在此利用有利地形騷擾敵寇,使日寇晚上不敢在張壁停留。

      1947年10月9日,張壁村民兵配合太岳軍區部隊41團,在張壁殲滅戰中,全殲敵軍一個營。時至今日,在葫蘆經照壁上、在堡中古老的墻體建筑上,仍然能看到殘留的彈孔。

      地道,作為五級防御體系的最后一環,與地面院落、寺廟、街巷巧妙勾連,可謂四通八達、機關密布、詭謎奇絕,堪稱中國古代民防工程的經典之作。

     。ū緢笥浾邌虠澆稍L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9日 08 版)

    (責編:雷昊、趙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91综合专区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