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tt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tt>
  •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人民網
    人民網>>本網關注

    兩口“井”,如何溫暖一座高鐵站?

    焦搏文 張超寧
    2024年11月27日08:40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初冬,集大原高鐵山西段重要樞紐朔州東站正在進行最后的收尾施工。走進站房,雖然建筑還未完全封閉,仍能感受到微微暖意。不過,暖流的源頭并不是發電企業,而是地下2500米的中深層地熱井。

    地熱井如何運轉、是否安全、前景如何?近日,記者走訪在建的朔州東站,一探究竟。

    暖從何來?

    井口直通地下2500米

    地熱水出水溫度63.3度,回水溫度31.1度,在朔州東站西側能源島,兩臺熱泵發出陣陣低鳴,供熱管線上實時顯示溫度數據。

    打開朔州東站地熱井,管線一頭連接地下,一頭連通能源島,每小時60立方的地下熱源一刻不停地輸送到地面。

    朔州東站距朔州市城區14.5千米,周邊沒有電廠,也就沒有規?;衫玫臒嵩?。但其正位于山西六大地熱田片區中的大同-朔州片區,在這種情況下,地熱為供暖提供了一種經濟且環保的選擇。

    “這里的地熱供暖,是通過地熱井將地下水抽至板式換熱器,多級換熱后,經熱泵將水中的熱量充分吸收,最后通過供熱管線給建筑物供暖?!彪p良集團朔州市再生能源熱力有限公司朔州東站能源島項目負責人齊志華說,等炎炎夏日到來時,能源島上方的冷卻水塔也可以提供冷源,最終實現地熱對建筑的冷熱雙供。

    11月下旬的朔州,氣溫一路走低,來自地下的汩汩熱流,保持著穩定的能量輸出,源源不斷為朔州東站提供清潔供暖服務。

    在建的朔州東站。李小龍攝

    在建的朔州東站。李小龍攝

    位于山西省北部的朔州市,被譽為“塞上綠都”。2024年1月印發的《朔州市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明確,要在地熱資源豐富的重點區域進行戰略性布局,因地制宜合理推進淺層地熱能利用,積極探索開展中深層地熱能供暖示范工程和高溫地熱發電,逐步加大地熱能在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機構的應用。

    早在去年8月,新落成的朔州滋潤機場就開啟了大型基礎設施低碳用能的探索。通過可再生能源供熱系統、地熱能冷系統、儲能系統、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零碳用電、零碳供暖、零碳制熱、零碳服務”,朔州滋潤機場也成為山西首個“零碳機場”。

    對地下水是否有影響?

    創新技術模式“取熱不取水”

    資料顯示,山西省地熱資源總熱量相當于603.588億噸標準煤,可開采總熱量折合標準煤93.5億噸。按照1%-5%的開采系數法計算,在考慮回灌條件下可開采地熱資源總熱量相當于每年1.35億噸標準煤,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22億噸。

    雖然地熱能分布廣泛、儲量豐富,但開采利用卻并不容易,長期簡單粗暴的“抽水取熱”不僅會導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而且容易引發沉陷等地質災害。

    朔州東站能源島熱泵。人民網記者 焦搏文攝

    朔州東站能源島熱泵。人民網記者 焦搏文攝

    地熱能可持續開發的前提建立在“取熱不耗水”或“取熱不取水”的基礎上,以最大限度降低對土壤、巖層、水體的擾動。在朔州東站的兩口地熱井中,一口是抽水井,另一口就是回灌井。

    2023年3月,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山西省地熱尾水回灌技術要求(試行)》,要求熱能利用的地熱開發項目應秉承同層回灌,回灌量不低于95%,實現灌采平衡。

    雙良集團朔州市再生能源熱力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在朔州東站能源島建設前期,項目就進行了一系列的回灌實驗,此外,還同步推進地溫、地下水等項目指標監測,對地熱開發利用情況進行階段性分析和評估。

    前景如何?

    相比于燃煤鍋爐供熱,年節省標準煤1297噸

    朔州市雙良再生能源熱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東為記者計算了一筆賬:供暖面積44873平方米的朔州東站通過地熱能來保障供熱需求,相比于燃煤鍋爐供熱,年可節省標準煤1297噸,減排二氧化碳3234噸,創造的減排量將進一步改善供暖季的區域大氣環境。

    “從經濟角度看,地熱能取暖在前期勘探、施工方面的確投入較多,但運行成本低,可以通過長期運營陸續收回成本?!遍Z東表示。

    山西地熱能情況分布。(圖源:山西省地熱能分級分類利用指南)

    山西地熱能情況分布。(圖源:山西省地熱能分級分類利用指南)

    2024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國際地熱論壇暨第五屆五臺地學研討會上,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姚青林介紹,截至2022年底,山西地熱井共457眼,已開發利用276眼,每年實際開采地熱水量1823萬立方米,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約1650萬平方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地熱能開發已在山西多地“萌芽開花”,取得顯著進展。

    山西綜改示范區瀟河產業園區中電科科技創新產業園淺層土壤源供熱項目,利用320個淺層土壤源換熱孔作為主要熱源,通過熱泵系統提取地熱能,并輔助燃氣調峰,供熱能力5萬平方米。

    河津市堡子溝村和固鎮村開展的地源熱泵替代燃煤項目,覆蓋堡子溝村供暖面積14萬平方米、固鎮村供暖面積31萬平方米。

    太原市小店區山西省實驗中學淺層水源供熱制冷項目,利用12口淺層地熱井作為冷、熱源,為學校9萬平方米建筑物提供制冷、供暖和生活熱水三聯供。

    “未來我們還將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地熱能規?;瘧媚J?,讓用戶享受綠色供熱服務?!遍Z東說。

    (責編:焦搏文、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91综合专区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