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tt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tt>
  •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山西

    金臺觀晉 | 11場地市發布會,藏著山西哪些經濟看點?

    人民日報客戶端山西頻道 鄭洋洋
    2025年01月15日19:13 |
    小字號

    不久前,由山西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發布會落下帷幕。山西11個地市均舉辦了發布會,其中9場為市長出席,發布會規格之高,歷年來少有。

    11地市的發布會都說了些什么?有哪些亮點成績和客觀不足?

    記者結合自己駐晉多年的工作體會與公開數據,對發布會涉及的內容做個簡單分析。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源:山西發布微信公號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源:山西發布微信公號

    分析問題,抓“牛鼻子”。要說成績——山西省政府在2024年5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提出了三個重點方面,用來概括頗為恰當。

    向新而行,持續推進能源革命與轉型綜改;向效而行,以政府效能的提升促進經營主體效益的提升;向綠而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美麗山西。

    一、

    新在哪里?

    作為能源大省,能源革命與轉型幾乎是山西每個地市面臨的首要課題。

    近年來,山西通過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煤炭先進產能大幅提升。

    長治、臨汾、晉中、晉城4個地市,在煤炭和焦化行業的先進產能,都達到90%以上。需要關注的是,山西煤炭先進產能占比已達到了83%以上,并提出2027年全省各類煤礦將基本實現智能化。

    還有,晉城煤層氣產量及增量連續4年穩居全省第一;忻州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總量連續6年位居全省第一。目前,山西全省新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已經超過了50%,外送綠電全國第一。

    芮城百萬千瓦光伏領跑基地俯瞰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供圖

    芮城百萬千瓦光伏領跑基地俯瞰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供圖

    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提升,長治、朔州、大同等多個地市都在發布會上提出,要在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新型電力系統上下功夫。

    比如,長治屯留建成國內首座電網級飛輪儲能調頻電站;朔州市布局抽水蓄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大同吸引多個全國龍頭儲能裝備企業落戶,儲能裝機規模全省第一。

    從能源消費來說,山西原煤產量連續四年在全國位居第一,但在“十四五”前三年,能耗強度累計下降10.9%,煤炭消費保持低速增長態勢,保持在全國前列。

    平魯區風電美景 圖源:朔州市融媒體中心

    平魯區風電美景 圖源:朔州市融媒體中心

    從能源科技領域看,朔州攻關突破當地煤炭的氣化難題,推進中煤平朔100萬噸煤基烯烴重大項目建設,聚力打造現代煤化工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太原太鍋集團與清華大學等開展聯合研發,在煤矸石循環利用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可穩定燃燒最低熱值550大卡以上的煤矸石。這意味著,能將大量煤炭生產產生的煤矸石變廢為寶,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

    可以說,在提升能源供給體系質量與清潔低碳用能方面,山西邁出了堅實步伐。

    二、

    再說效能。各地市經濟活力與民間投資情況如何?

    在太原,華為礦山軍團全球總部項目主體完工,這對于山西革命性推進煤炭行業智能化具有重要意義;惠科電子新材料項目,生產出的銅箔厚度僅有A4紙的二十五分之一,市場規模達百億級;晶科能源項目,致力于打造光伏行業垂直一體化“超級數字工廠”。

    呂梁則構建氫能全產業鏈,提出建設北方氫能產業基地。目前,呂梁已形成13萬噸制氫產能,位居全省第一,并力爭到2030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

    大同聚焦算力產業。目前已成功引進秦淮、中聯、京東等全國數據中心龍頭企業,預計今年用電量將突破40億度,加快大同能源優勢向算力優勢轉化。

    秦淮數據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產業基地 圖源:秦淮數據集團官網

    秦淮數據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產業基地 圖源:秦淮數據集團官網

    還有長治的LED產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產業鏈。其中,鏈主企業高科華燁集團在LED封裝和顯示屏生產規模上位居全國前三。

    晉城光機電產業產值已經達到500億元,成為晉城發展最快、勢頭最好、潛力最大的新興產業。

    陽泉打造算力中心,建設“數智新城”,進一步拓展了與百度自動駕駛生態鏈企業的合作,引進了蘿卜快跑等一批生態伙伴,在無人駕駛等領域實現產業部署和場景應用。

    臨汾布局數字經濟,先后吸引字節跳動、華為、360等一大批頭部互聯網企業入駐產業園,落地有關項目。2024年前三季度,臨汾數字經濟產值達到65億元,較上半年實現翻倍增長。不久前還與騰訊合作,發力微短劇首發經濟。

    臨汾經濟開發區數字產業園 圖源:臨汾市委網信辦

    臨汾經濟開發區數字產業園 圖源:臨汾市委網信辦

    幾個地市還有一些共同的亮點。

    長城、黃河、太行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全線貫通,極大便利了山西省內旅游通行;《黑神話:悟空》取景地帶動多地市文旅火爆。太原32場演唱會帶動消費41億。臨汾小西天、應縣木塔、晉城玉皇廟等地均創旅游數據歷史新高。

    三、

    當前各界一個共識是,綠色正成為山西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山西在治水、治氣、治廢方面均有顯著進步。山西人造林規模連續三年排名全國第一、黃河干流山西段連續3年穩定達到Ⅱ類水質。特別是去年,汾河入黃河口斷面水質首次達到優良標準。2024年,山西各地開工一大批“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項目,投資超千億元。

    汾河太原段 王帆攝

    汾河太原段 王帆攝

    在這樣的工作力度下:

    太原斷流近30年的三晉名泉晉祠泉實現復流,近日成為熱門。

    呂梁成功申報呂梁山山水工程,爭取中央和省資金24億元,成為呂梁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爭取資金最多、受益范圍最廣的生態治理項目。

    運城地表水國考斷面水體優良比例,由2020年的54%提升到目前的70%,還與陜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建立協作機制,共同加強區域污染防治和綜合治理。

    此外,太原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達4.75,達歷史最好水平。

    大同全市空氣質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大同藍”生態品牌受到國務院表揚。

    朔州全市域77萬戶群眾基本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空氣質量預計將“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實現歷史性突破。

    四、

    但是,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困難也很明顯。主要矛盾,正如2024年山西省政府報告中提到的:擺脫對煤炭的“兩個過多依賴”任務艱巨。

    尤其是2024年,山西經濟受煤炭價格下行的影響非常明顯。山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從門類看,采礦業下降了0.7%,制造業下降了2.4%。

    2024年,山西前三季度GDP為1.75萬億元,同比增長1.8%。這相比當年定下的增長目標,顯然有差距。在2023年,山西前三季度GDP為1.8萬億元。如果從名義增速看,2024年山西前三季度均為負增長。

    2024年1-9月山西各地市GDP 人民網山西頻道制圖

    2024年1-9月山西各地市GDP 人民網山西頻道制圖

    2024年前三季度,11地市中僅晉城、臨汾的GDP名義增長率為正。多地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如太原、呂梁、大同、忻州。數據顯示,也正是這幾個地市的采礦業增加值下降較為明顯,下拉了規上工業增速。大同市、長治市制造業增加值下降幅度超過14%,成為經濟低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而臨汾、晉城、晉中、呂梁,則依靠制造業,有力拉動了經濟增長。

    再看財政。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13.5億元,下降5.7%。1-11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58.5億元,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84.8%。

    各地市的數據呢?2024年前11月,山西絕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同比下降,尤其是朔州、忻州、運城等多地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9%。

    這表明,在山西大多地市,“經濟發展過多依賴煤炭產業、過多倚重煤炭價格”的兩個依賴情況,還沒有顯著改善。煤炭價格下行,加之新興產業的支柱性作用尚未形成,制造業拉動不足,導致經濟穩增長基礎尚不牢固。

    這就給2025年的山西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留下了更多努力的空間。

    “金臺觀晉”是人民日報社山西分社著力打造的新媒體品牌專欄。我們努力以人民日報的大格局觀察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布局,努力呈現一個真實客觀的山西。

    統籌:劉鑫焱

    本期策劃:劉鑫焱

    文字: 人民日報記者鄭洋洋

    校對:人民網山西頻道焦搏文

    參考資料來源:山西省統計局、山西發布微信公號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山西頻道

    投稿郵箱:rmrbsxfs@163.com

    (責編:段思齊、麻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91综合专区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