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tt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tt>
  • <li id="yyyy8"><table id="yyyy8"></table></li>
  • 人民網
    人民網>>山西頻道>>本網關注

    行進中國 | 我家住在黃河邊

    人民網“行進中國”山西調研采訪團
    2025年06月18日08:44 | 來源:人民網-山西頻道
    小字號

    6月,夏日漸濃,潺潺的河水和蜿蜒的山脈仿佛被翠綠一筆勾勒。白頭黑尾,一只鴛鴦在河面低飛,猛地一頭扎進水中。

    打撈作業,守護“綠色黃河”。

    打撈作業,守護“綠色黃河”。

    身著救生衣,手持打撈網兜,不遠處,山西忻州保德縣交通局海事處工作人員孫凱動作嫻熟地清理著水面上的各類漂浮物,枯枝、塑料瓶被精準抓取?!霸缟习它c,下午兩點半,一天兩次……這些垃圾會在岸邊控水、分類,然后運走進行處理?!?/p>

    黃河,華夏民族的母親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沖破千山萬壑,裹挾著泥沙向大海奔去,“黃河”之名由此而得。但在忻州保德段,黃河之水碧綠清澈。

    黃河流域保德段。

    黃河流域保德段。

    忻州是黃河入晉第一市,流經保德等三縣,全長171公里。在這里,黃河之“綠”不僅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當地不斷加強流域系統治理的寫照。

    黃河治理,根在流域。曾幾何時,黃河周邊亂搭亂建、亂排亂放現象時有發生,“毛細血管”的堵塞影響黃河流域“外在顏值”和“內在氣質”。

    “你看,這里以前是農戶,現在都已經搬遷?!北5驴h義門鎮武裝部長翟延昕同記者沿著黃河岸邊一路前行,河堤上綠樹成蔭,與黃河水相映成趣。

    梁峁起伏、峭壁陡直,有的地勢可成90度與地面垂直。翟延昕坦言,垃圾清理,實屬不易:地勢緩慢的,開路清運;地勢陡峭的,則需借助繩索懸吊作業。

    為了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長治久安,當地按照“制度化、標準化、常態化、網格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管理模式,聚焦交通沿線、村莊街巷、農戶庭院、田間地頭等重點區域,細化工作標準,劃分保潔責任區,設置公示牌,公示崗位范圍職責,讓村民進行監督,確保農村環境衛生常巡查、常清理、常保潔。

    暖泉村大棚航拍。受訪者供圖

    暖泉村大棚航拍。受訪者供圖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指向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更推動著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的整體性革新。近年來,保德縣對轄區內的落后產能企業進行集中整治,關停取締部分污染企業。這場整治只是開端,如何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經濟發展之中,做好后半篇文章?

    在義門鎮暖泉村蓬勃生長的大棚里,藏著綠色發展的模式密碼。該村把發展大棚產業視為促農增收的切入點,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群眾致富增收有了“新引擎”。

    記者走進溫室大棚,濕潤的氣息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翠綠,黃瓜藤蔓正努著勁兒地奮力攀升。

    “每天早上3點,就去縣里的農貿市場送黃瓜,批量銷售,7點就能回地里干活?!贝迕裨瑧阎姓f,“我有三個大棚,隨便一棚就能產六萬來斤黃瓜,一年下來,也收入十幾萬元?!?/p>

    “今年還將新建60個大棚,同時提高大棚瓜果的單產和品質?!迸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袁宏偉對記者說,將大力發展鄉村生態采摘游、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打造一場綠色生態旅游“盛宴”。

    黃河岸邊,玻璃棧道項目建成運營。

    黃河岸邊,玻璃棧道項目建成運營。

    在義門鎮廟峁村,山巔的玻璃棧道霓虹閃爍,游人絡繹不絕。人們在玻璃棧道眺望遠方,奔流不息的黃河、巍然屹立的天橋水電站、華燈初上的保德縣城和對岸的陜西府谷縣城夜景盡收眼底。

    廟峁村依托黃河天橋峽谷的區位優勢,積極融入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圈。義門鎮黨委政府投入鞏固銜接專項資金1161萬元在廟峁村實施了省級鄉村旅游振興示范創建項目——玻璃棧道以及游客服務中心、公廁、游園綠化等工程,今年5月1日項目建成并試運營。

    “玻璃棧道試運營以來,每天都有保德、府谷及周邊縣域的群眾前來游玩,‘五一’假期每天游客量均保持在2000人以上?!辈A5拦芾磉\營負責人侯富榮說。

    未來,保德縣還將利用黃河岸邊的資源稟賦,發展黃河魚養殖、露營燒烤等娛樂項目,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劉紅、馬立明、桑莉媛、麻潞、趙芳、盧鵬宇、董童、張超寧、馬夢迪)

    點擊進入專題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趙芳、桑莉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91综合专区国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