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雙報到”機制讓黨群服務更有溫度
“張大爺,你這血壓得注意啊,明天早上我再來量一次?!?月31日清晨,介休市北壇街道農業局宿舍的院里,住在3單元的于廣娟醫生邊收拾血壓計邊叮囑道。作為晉中三院的內科醫生,她如今又多了一個身份——小區健康顧問。而在小區涼亭里,住在對面樓的梁青梅醫生正被幾位老鄰居圍著咨詢養生知識,這已成為他們晨練后的固定節目。
這些穿梭在樓棟間的“健康顧問”“維修能手”“法律達人”,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黨員志愿者?!耙郧拔覀冞@兒開個樓道會都湊不齊人,現在不一樣了?!蓖诵萁處熗醮鬆斨钢鴫ι硝r紅的黨員公示欄感慨,“你看,醫生、老師、工程師全是老鄰居,但黨員這身份一亮出來,大伙兒的心就聚攏了!”
把人心聚起來,曾是這個建成于1992年的老小區最大的難題。時光倒回幾年前,銹蝕的管網、坑洼的路面、雜亂停放的車輛,讓居民們苦不堪言。改變的契機源于介休市推行的“雙報到”機制?!熬拖褚桓t線,把沉睡在花名冊上的黨員串成了服務鏈?!北眽值擂k事處副主任冀翔楠介紹,為了讓“紅線”發力,農業局宿舍聯合棉織廠宿舍、統計局宿舍及塔西巷組建了聯合黨支部,將34名在職黨員、2名在冊黨員和46名退休黨員分類建檔,并推選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擔任“領頭雁”,組織力量迅速轉化為服務效能。
清晨的義診亭是服務縮影,指尖上的響應則是效率革命?!白罘奖愕木褪沁@個!”居民程青蘭點開“鄰里一家親”微信群,“上次暖氣漏水,在群里一說,5號樓的水暖工李師傅立馬到!”記者在這個微信群里看到,“居民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群眾評單”的工作模式運轉得熱火朝天。支撐這一模式的,是社區精心梳理的三張清單:資源清單摸清黨員專長,需求清單收集居民訴求,項目清單對接服務內容。據統計,依托清單和平臺,社區已組建了醫療健康、法律咨詢等10支專業服務隊,推出了12個特色服務項目。
這些活躍在社區一線的黨員志愿者和高效運轉的線上服務平臺,背后是介休市“雙報到”機制的強力支撐。該機制的核心在于推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駐區單位黨組織到街道報到,通過組織共建、資源整合,實現服務力量精準下沉,讓黨群關系更緊密、基層治理更高效。
這種治理效能的提升,在今年介休市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通過“雙報到”機制,整合下沉的專業力量,城建局的黨員現場指導管網改造,交警大隊的黨員幫忙規劃停車位,許多居民長期反映的問題在聯席會上逐一解決,這一高效的問題解決機制讓社區工作者感到振奮。介休市西關街道宏順路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閏梅表示,“雙報到”帶來的不僅是人力支持,更是專業化的解決方案。
隨著“硬環境”痛點一一消除,服務的溫度在鄰里日常的細水長流中持續升騰,黨群關系也愈發融洽?!艾F在串門不光是嘮家常,還能學本事?!本用駛冃χf。從健康咨詢到家電維修,從輔導孩子到照料老人,在這個溫暖的院子里,黨員和群眾早已融為一體。走在小區里,“黨員家庭”的標識隨處可見,它們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從破解民生難題到繪就幸福圖景,背后是一套精密的“服務閉環”在高效運轉。在介休市,街道干部化身“大管家”包聯社區,社區“兩委”成員變身“小巷總理”包聯小區,黨支部委員成為“貼心樓長”包聯樓棟。這種三級聯動機制,將黨的服務觸角延伸到了社區的每個角落,讓“黨員在身邊,幸福零距離”成為現實圖景。(記者張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